世锦赛资格赛结束!中国球手6人突围,10人征战克鲁斯堡创纪录

种子选手阵营更让人安心。

丁俊晖带着2016年亚军的遗憾卷土重来,张安达稳居世界前十二的技术流,斯佳辉犀利的进攻风格,肖国栋老辣的防守功底——四位直通正赛的大将各怀绝技。

特别是丁主任,克鲁斯堡魔咒缠身多年,这次带着十人军团出征,或许真能捅破那层窗户纸。

历史数据藏着惊人蜕变。

2019年正赛6人参赛已是巅峰,如今这个数字几乎翻倍。

更值得玩味的是晋级名单的年龄结构——5位00后小将撑起半壁江山,赵心童、周跃龙等中生代正值当打之年,老中青三代形成完美梯队。

伊朗名将瓦菲赛后坦言:&34现在打中国选手比打奥沙利文还紧张&34。

奖金榜的变化折射出格局变迁。

资格赛打出144杆破百刷新纪录,中国球员贡献了其中近三成。

吴宜泽单场四杆破百的疯狂,雷佩凡决胜局66分清台的冷血,这些画面通过转播信号传遍全球。

英国球迷论坛上,一条&34建议世锦赛改名叫中国公开赛&34的调侃帖,半天收获上千点赞。

抽签仪式暗藏玄机。

10位中国选手分散在上下半区,既避免了内战消耗,又形成集团冲锋之势。

特别是赵心童抽到世界排名第28位的威尔斯,被英媒评为&34上上签&34。

不过行家们都清楚,在长局制的世锦赛,运气只能锦上添花,真正的较量还在35局18胜的马拉松战役。

中国斯诺克的崛起绝非偶然。

从当年丁俊晖单枪匹马闯英伦,到如今集团军作战;从靠外卡参赛的窘迫,到占据正赛三分之一席位。

青训体系的完善、赛事经验的积累、心理素质的锤炼,这些量变终于在2025年的春天迎来质变。

英国《卫报》的标题一针见血:&34红色警戒!克鲁斯堡正在被中国力量重塑&34。

冠军奖杯上何时能刻下汉字?这个问题悬在无数球迷心头。

但看看雷佩凡绝杀后的握拳怒吼,吴宜泽逆转时的&34come on&34咆哮,答案或许就在不远处的克鲁斯堡剧院。

十人军团严阵以待,属于中国斯诺克的时代,真的要来了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