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,中国男子冰球队首次以东道主身份亮相国际顶级赛场。在这支队伍中,身穿55号战袍的门将孙泽浩,用一次次惊险扑救让观众记住了他的名字。这个来自哈尔滨的冰球少年,如何一步步站上冬奥舞台?他的故事,正是中国冰球发展的缩影。
冰场上的"铁闸"养成记
1995年出生的孙泽浩,从小在"冰城"哈尔滨的业余体校接触冰球。当时国内冰球训练条件艰苦,零下20℃的露天冰场里,他每天要完成数百次扑救训练。"手套结冰是常事,但父亲说'想当守门员就得先学会挨打'",孙泽浩在采访中回忆道。2012年入选国家青年队后,他远赴芬兰参加集训,欧洲先进的训练体系让他意识到:"门将不仅是最后一道防线,更是进攻的发起点。"
职业联赛的淬炼之路
2017年加盟昆仑鸿星俱乐部,成为孙泽浩职业生涯的转折点。在KHL(大陆冰球联赛)与俄罗斯、芬兰等强队交锋中,他单场曾创下47次扑救的纪录。"对阵SKA圣彼得堡那场,对方前锋的射速超过160km/h",教练组评价道,"孙的专注力像雷达,总能预判球路"。2021-2022赛季,他以92.3%的扑救成功率,助力球队打入季后赛。
冬奥时刻的破冰意义
北京冬奥会对阵美国队的比赛中,孙泽浩面对NHL明星球员的狂轰滥炸,第三节仍完成连续5次扑救。虽然最终4-0落败,但国际冰联官网特别提到:"中国门将展现了惊人的横向移动能力"。赛后他跪地抚摸冰面的画面登上热搜,网友感叹:"这是中国冰球的里程碑,我们终于站上了起跑线。"
如今,孙泽浩正在备战2026米兰冬奥会资格赛。他在社交媒体写道:"小时候觉得冬奥很遥远,现在明白,每个扑救都是为下一代铺路。"随着"北冰南展"计划的推进,这位冰球老将的故事,正在激励更多南方孩子走上冰场。